一是領導高度重視、強化組織保障。“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工作啟動以來,開發區工管委高度重視,工管委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區內“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進行調研。安順市副市長、黨工委書記彭賢倫同志多次聽取工作情況匯報,并就示范村建設作指導。分管領導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為切實加強“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該區在原有的領導小組的基礎之上進行調整充實,確立了工委書記和管委會主任為組長、其他工委委員為副組長、分管農業的管委會副主任和工委宣傳部長任辦公室主任,區直部門、鎮(辦)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的雙組長、雙辦公室主任的工作機制,有效統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
二是高起點謀劃,分類指導建設,突出示范效應。為切實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該區結合實際,按照“領導掛帥、單位掛點、城鄉互動、優勢互補”的幫扶機制,在市級確定的尚興和石板兩個示范村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示范村拓展到干河、青山等8個村,并確立由兩名工管委領導定點掛幫一個示范村的幫扶制度;規劃建設做到“三結合”,一是“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如幺鋪的石板、青山等,在“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建設上與幺鋪的小城鎮建設有機結合,打造一條約5公里長的示范街,對沿途的村寨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二是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有機結合,即將高壓輸變電走廊沿線規劃建設成為萬畝農業科技示范園,對沿線村莊進行整體規劃建設;三是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與保護本土民族民居文化有機結合,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如在遠離主要公路沿線的民族村寨尚興村,在充分考慮“富在農家增收入”的基礎上,注重突出當地布依族特色,以實現“富、學、樂、美”的最終目標。
三是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強化經費保障。在確定的8個示范村中,進一步明確4個村作為重點村進行打造,按照每個重點村不低于500萬、示范提高村不低于150萬資金的額度進行建設。在《開發區“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實施意見》中,明確300萬元作為“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的專項經費,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一建四改治八亂、五有四化三提高”的要求,重點抓好“一個村級活動陣地(面積不少于400平米),一條通村油路,一個支柱產業,一套好的村級班子,一套好的機制”的“五個一”標準的建設內容,打造“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的亮點,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