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看啊,這塊地水稻穗子長,粒子大,產量肯定不錯!”“乖乖,這稻子真不孬!”江蘇省泗陽縣眾興鎮陶圩村的一塊稻田里,32個農場主圍著“泗稻785”水稻田比劃著、議論著。 近年來,泗陽縣家庭農場數量迅速增多,種糧面積超過10萬畝。然而,在生產實踐中,由于這些家庭農場主對新品種、新技術掌握不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糧食產量、品質和效益。 家庭農場要實現高產,就要有好種子。為此,泗陽縣農委組織了一次“現場相親”活動,讓32個農場主代表與水稻新品種“近距離”接觸。 在陶圩村水稻新品種展示基地,只見南北一溜兒插著14塊藍底白字的牌子,每塊牌子上分別寫著一個水稻品種的特性、產量指標和栽培措施。帶隊的縣農委副主任陳春化幽默地說:“大家要根據這14個水稻新品種的‘性格’,選擇自己喜歡的‘對象’,經過‘相處’、摸準脾氣后才能‘定親’。” 陳春化話音剛落,就聽站在一旁的縣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負責人陳宗法高聲說道:“既然大家都是來找‘對象’的,現在就把這些新品種一一介紹給大家,你們相中哪個,就告訴我們。” “這個品種叫南粳9108”,技術員趙殿祥介紹,“南粳9108屬于優質食味水稻,在全國優質稻中排名第一,每穗150粒,千粒重27克,理論產量超過800公斤,最大的缺點就是在后期缺水和低溫的情況下會發生青枯病,解決的辦法就是在收獲前10天灌一次水。” “你說它優質,能不能多賣錢呢?” “能,比起其它水稻,9108每斤貴一塊多錢呢!”陳春化一席話說得農場主們心花怒放。 接下來,農場主們一一觀摩了泗稻785、華瑞1號、連粳11號……一路觀看,一路議論,一路品鑒,直到中午12點才結束。很多農場主找到了心儀的對象。臨河鎮曹碼村農場主朱友志說:“過去買種子,人家說哪個好,俺就買哪個。今天,哪個好哪個孬,都擺在面前,俺自己就決定明年種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