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委會所在地堪稱是全縣海拔最高的地方,出門就爬坡,過去群眾吃糧靠返銷,是出了名的貧困村。”當提起種小豆子帶出大產業時,祥云縣祥城鎮毛粟坡村黨總支書記熊仲書話鋒一轉:“這些年來,我們村通過積極探索,走出了特色種植的新路子,改變了傳統種植方式和種植規律,大面積種植秋蠶豆、秋豌豆,并形成了一個特色種植,小豆子帶出大產業,全村僅是種植秋蠶豆、秋豌豆,年收入就達300多萬元,群眾靠種豆子漸漸富了起來?!?/span>
毛粟坡村最高海拔3080米,村委會所在地海拔2400米,是全縣出了名的高寒山區。當地雖林地林下資源豐富,全村卻形成一種“舍近求遠”的保護生態資源的共識,牢牢守住保護林地資源的紅線,靠山“不吃山”,從不采伐砍伐林地資源,而是另辟新徑,積極探索特色種植新路子,大面積種植秋蠶豆、秋豌豆,形成了可持續發展和長遠受益的態勢。
種豆致富的村民段其道說:“我家種了多年的秋蠶豆,嘗到了種豆子的甜頭。今年又種了10來畝秋蠶豆,預計可增收3萬多元錢。”毛粟坡村在20多年間連年種植秋蠶豆,秋蠶豆種植面積近千畝,總產值達300萬元;秋豌豆種植面積達100畝,總產值達20萬余元。
如今,種植秋蠶豆、秋豌豆使毛粟坡村成為富裕的山區村,家家戶戶都有了衛生廁、衛生廄、節能灶,電視、電話和摩托車進入尋常百姓家,部分農戶還將小轎車開進了家,一幢幢小洋樓在山坡山頭拔地而起,山區群眾過上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