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新修訂發布的《飼料標簽》正式實施。2014年前11個月,國內豬糧比價均值為5.22︰1,豬糧比價下降速度較快,虧損程度深,持續時間長,為近3年來歷史新低。受H7N9及祖代雞存欄量影響,肉雞苗及雞肉產品價格下滑嚴重,肉雞前10個月出欄同比減少18.3%。
影響分析:新版《飼料標簽》的實施在市場方面將顯現三方面的積極影響:一是推動市場集中度提升。飼料標簽新國標加大了對小飼料企業的考驗,大型飼料企業市場容量有望擴大,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換證截止期,國內濃縮飼料和配合飼料獲證企業數量從近9000家減少到不足6000家。二是對原料及產品品質控制更嚴格。新國標中增加了飼料、飼料原料、飼料添加劑等術語的定義,這使得飼料原料種類更加清晰,防止飼料企業混淆飼料原料概念,以次充好,有利于市場優勝劣汰。三是標簽內容清晰分明,利于傳統養殖戶選擇飼料企業和產品,更有利于在養殖過程中科學、合理使用飼料。
從飼料消費量來看,養豬業對配合飼料的依存度約75%,家禽業對配合飼料的依存度超過90%,2014年畜牧業產能下調直接影響飼料市場需求。根據農業部前10個月監測數據顯示,國內飼料總產量同比下降4.4%,其中豬飼料同比下降3.3%,肉禽飼料同比下降5.8%。飼料產量經過近5年的快速增長后,在近年開始進入調整期,飼料行業進入依靠創新尋找新增長點以及轉型升級的新常態發展時期。
二、原料價格暴漲給飼料生產帶來沖擊
2014年飼料原料市場波動較大,其中蛋氨酸、魚粉、玉米分別暴漲250%、68%、15%,在畜禽低迷的市場環境下,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企業成本壓力加大。而豆粕、棉粕、菜粕在上半年也出現短期上漲,進入下半年后逐步放緩。
影響分析:展望2015年及今后,原料成本壓力在未來較長時期仍是飼料企業發展桎梏。
秘魯超級魚粉在2014年從9500元/噸上漲至15800~16000元/噸,原因在于秘魯關閉捕魚季,導致供應緊張。從最近消息看,2015年1月秘魯魚粉到貨在2.5萬噸左右,國內魚粉供應緊張氛圍可能初步有所緩解,但秘魯新捕魚季放開有可能在2015年4月,整個上半年進口魚粉市場可能呈現供應緊張局面,其中高品質魚粉供需矛盾更為突出。蛋氨酸供應缺口在于國內重慶紫光停產和國外幾大龍頭蛋氨酸企業檢修等原因造成,背后也有蛋氨酸廠家、各級貿易商和大飼料企業的推波助瀾。觀察來看,當前蛋氨酸產能仍集中在少數寡頭企業手中,全球蛋氨酸供應趨緊,但布局在向亞洲轉移,贏創工業集團于新加坡新建的蛋氨酸一體化工廠已于2014年11月4日正式投產,另外,如果國產紫光在2015年復產,新加坡德固賽新產能在二季度末投放市場的話,對蛋氨酸市場供應可能有所緩解。
另外,玉米市場后期需注意霉變問題,2014年由于天氣原因,造成東北三省玉米霉變率較高,引起行業高度關注,霉變現已造成玉米價格在品質上的差異。
三、MIR轉基因玉米重獲進口資格,可能推動2015年DDGS(酒糟蛋白飼料)進口量再次提升
國家質檢總局在2014年6月30日對外公布,截止到2014年6月16日,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在125.2萬噸進口美國玉米及其制品中檢出MIR162轉基因成分,這些轉基因玉米被全部退運。伴隨中美商貿聯委會召開,轉機出現在12月22日,跨國種業公司先正達在這一天對外宣布,其研發的轉基因玉米品種MIR162已獲得了中國政府頒發的安全證書,可以正式對中國出口。
影響分析:退運美國MIR162轉基因玉米的原因是該品種的轉基因作物未獲得農業部的審批,由此引發了MIR162轉基因玉米、DDGS退運大潮。近年來,由于豆粕、棉粕、菜粕等蛋白原料價格走高,DDGS在飼料原料中的替代優勢逐步凸顯,國內飼料市場對進口DDGS需求較大,進口利潤有保證。2013年,國內對DDGS進口量達到400萬噸,相比2012年增長了68%。目前飼料原料市場上流通的DDGS中,更多來自于進口,其中90%以上均來自于美國。按照往年進口形勢研判,國內2015年DDGS進口量將逐漸恢復,并會重新加快,預計2014/15年度進口DDGS可能達到近600萬噸的高水平。
四、鹽業體制改革為“添加劑氯化鈉監管之爭”帶來解決曙光
2014年,國內一些省份飼料生產企業使用的飼料添加劑氯化鈉被當地鹽業管理部門查扣,繼而引發了一場關于飼料添加劑氯化鈉監管爭論。年末,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議初步通過了鹽業體制改革方案,這給解決當下添加劑氯化鈉的監管亂象帶來了曙光。
影響分析:飼料添加劑氯化鈉監管爭論矛盾根源在于,兩部法規、兩套國家標準對“鹽還是氯化鈉”的模糊判定。國務院頒布的兩部行政法規《食鹽專營管理辦法》與《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部分地方鹽業部門將飼料添加劑氯化鈉納入食鹽專營范圍,從而出現了地方鹽務局和地方農業部門監管法定主體爭論,這將夾縫中的飼料企業推到一個尷尬境地。
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核心內容是從2016年起廢止鹽業專營,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2017年起鹽業全面按照新方案實行,這意味著飼料添加劑氯化鈉監管權之爭有望得到徹底解決。由于專營在2016年才廢止,從目前來看,在鹽業改革正式實施之前還有較長時間,一些地方鹽業管理部門出于部門利益考量,還在干擾飼料企業的正常生產運營,故飼料企業還是要先取得當地飼料主管部門支持,同時,建議飼料管理部門應積極出面協調,維護企業正當利益和行業正常生產發展。
五、預混料電商模式“試水”,發展有待觀望
2014年,網絡和移動互聯營銷在飼料業預混料環節開始試水,這些探索者大多是一些具備一定質量、物流優勢的中小企業,如東立科技、江蘇遠方中匯、北京傳是飼料等。直至在國內飼料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遼寧禾豐牧業在2014年也踏入電商領域,引發了業內較多關注。據了解,遼寧禾豐推出的線上預混料品牌為“維爾好”,該預混料產品僅通過網絡PC端和移動互聯網等線上工具進行銷售。
影響分析:當前降低傳統經銷成本、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是大勢所趨。養殖從業者日趨年輕化、學歷化、網絡化,加上預混料自身特點,這預示著預混料電商銷售可能是一條新出路,但這條路未來到底如何,還有待觀望。
飼料電商難點在于:一是缺乏成熟的榜樣,二是物流成本壓力是個大難題,三是線上銷售需要品牌號召力,消費者對飼料質量難以確定。對大品牌企業而言,線上銷售會對自身成熟的線下銷售市場造成干擾沖擊,產品價格界定、經銷商利潤、業務人員去留等一系列問題,都會迎面而來。所以說,大企業會慎之又慎,像遼寧禾豐所做的“維爾好”,僅只是線上銷售,與線下不產生任何關聯,要做到線上、線下融合對飼料企業還是個考驗。
對中小企業而言,如果具備一定產品和物流優勢,電商對其自身而言宣傳有可能大于成交,甚至會帶動其他產品銷售,有益無害;一旦時機合適,企業也會占得先機。特別是在預混料產品上,網絡銷售肯定會讓出合理利潤空間,對養殖者也是個吸引點。最終,預混料電商走勢如何,還需要時間與市場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