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出入萬家歡的員工們面帶微笑,他們得到更多好消息:石林生態園萬家歡藍莓酒莊選址工作已完成,地面建筑接近尾聲。初步估計,藍莓酒莊產能將達幾千噸/年。
“產品包括藍莓鮮酒、藍莓干酒、藍莓果汁等3個品種。”近日,萬家歡向經報證實,萬家歡已開始中試規模化生產藍莓產品。實際上,萬家歡已把市場起跑線遠遠拋在后面。而如何牢牢抓住需求巨大的藍莓市場,萬家歡無疑將面臨耐力考驗。
而這,悄然揭示了在藍莓市場征戰數年之久的本土品牌,對市場的預期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產業環境
“藍莓市場是高速成長的農業產業新興市場。”市場的觀望趨同一致。
實際上,云南省早就出臺了“農業產業化”相關政策。這無疑促進了龍頭企業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同時,云南省還推動生物育種、規模化種植等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顯然,相關舉措都為藍莓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環境。
隨藍莓市場升溫,全國很多省區將藍莓產業列入“十二五規劃”,國內藍莓產業已駛入快車道,藍莓規模化栽培已是必然趨勢。而藍莓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也成為發展方向。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藍莓種植面積約200公頃。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山東、江蘇、浙江和安徽等省。根據國際藍莓種植規模及市場需求計算,中國藍莓發展面積5萬公頃為適度規模,要達到這一規模,至少需要20—30年時間。
“發展藍莓產業,有利于云南實施‘生態農業’戰略。”萬家歡提供的資料顯示,藍莓對化肥、農藥需求量小,通過有機栽培,不會對江、河、湖泊產生面源污染。
此外,藍莓是多年生植物,產果期可長達50年,種植藍莓可以避免農業生產向入湖河道傾倒農業廢棄物。在一定范圍內大面積種植藍莓,能夠有效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持生態平衡。
萬家歡部門經理黎川認為,藍莓產業是個巨大的產業,具有高效農業、科技農業、大農場農業的發展潛力和優勢,符合中國現代農業的大趨勢。“眼下我國藍莓產業剛剛起步,從趨勢看,藍莓產業令人心動。”黎川回應。
在他看來,國內藍莓產品市場尚未成熟。他說:“國內藍莓市場與國際也沒有很好的對接,市場處在起步階段和培育期。產業競爭小,沒有形成有效的銷售渠道,銷售規模小、產品供應有限。”
隨藍莓產業發展,市場究竟是怎樣的場景?“目前,全國從事藍莓加工、產品經營的企業很多,但規模普遍小。市場雖然有很多藍莓深加工產品品牌,存在一些競爭,但沒有領導品牌,市場還處于培育期。”黎川了解到,消費者還處于培育階段,市場未形成明顯競爭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