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字領了這40%工資,其余的錢會不會沒著落?”大多數工人向記者道出自己的顧慮。
工人們說,過去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一般是按比例結一部分錢,之后工人們就卷鋪蓋走人。這樣一來,余款就‘打了水漂’。”在九合米蘭春天工地干了一年多的張華乾很不甘心,“辛苦了這么長時間,怎么也該有個說法。”
王曉林分析認為,川籍農民工欠款有解決的空間和進一步協商的可能性。“根據目前我們掌握的證據材料,農民工與勞務公司簽訂的合同,以及勞務公司與建筑承包商簽訂的合同都是合法有效的,農民工理應拿回屬于自己的工資。”
27日,記者撥打了九合米蘭春天售樓部電話,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停止了房屋出售工作。當記者繼續詢問目前房屋售出多少、房屋何時可以復工等情況時,工作人員則回答:“這些我也不知道。”這讓人不禁為工程和工人們的未來隱隱擔憂。
“但情況還是相對樂觀的,促使問題解決的動力不僅來自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還有當地已購房的業主。”王曉林說,“工程進展到這個階段,許多房子已經賣了出去,由此判斷工程爛尾的可能性很小,只要能夠順利復工、完工,目前的矛盾都會隨之化解。”
“目前看來行政協調是非常有效的,要相信當地黨委政府會公平地處理這個事情,法律援助組對該項目復工抱有信心。”王曉林表示,下一步,四川法律援助工作組將進一步關注項目復工情況,逐步打消農民工“余款無著落”的顧慮。
王曉林表示,雖然目前由政府籌措資金墊付了部分工人工資,但歸根結底,這筆資金需要開發商來出。
首先,樓盤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大半建設工作,可以作為資產進行保全,變賣后支付農民工工資。同時,此前房屋預售取得的款項也可以作為工人工資向農民工發放。
其次,要解決好剩余的工資余款,最好實現工程復工。雖然農民工領取四成工資時簽署了領取工資的協議,但并不等于終止了之前的勞動合同。一旦樓盤項目竣工,將目前沒有出售的房屋賣出去,所得部分款項也可以當做工資余款支付給農民工。
“在此過程中,由于合同明確,欠薪金額也比較清楚,工資核算不存在問題。那么,如何推動工程順利復工就成為下一步農民工討要工資余款的關鍵。”王曉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