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尿素備肥行情啟動
時至7月,早已被業內看空的北方農用市場意外好轉,需求明顯增加。此等商機肯定不會被廠家所放過,山東尿素企業率先提價50元,出廠報價迅速反彈至1700元/噸以上。河北、江蘇以及周邊各地的尿素行情也表現為或漲或穩,之前僵持已久的廠商跌價博弈局面因農市啟動而暫時“脫困”。面對突如其來的農業用肥行情,不少經銷商再度以炒作加以評價。由此可見,業內對市場本身缺少信心,即使看到利好,也認為很難作為長久支撐。同時,考慮到尿素企業普遍面臨庫存壓力,今朝大幅提價或許只為明日降價提前準備而已。
尿素行業前景堪憂
客觀角度分析,無論是在供求過剩的背景下,還是在農業用肥結構轉變的前提下,農業尿素需求此時好轉難免會給大家帶來“曇花一現”的感覺。回想近期以來業內對尿素市場的種種論據,諸如產能過剩、出口微利、煤價大跌等利空因素尚且無一被解決。正所謂主要矛盾猶在,尿素行情又怎會只因局地農業需求拉動而好轉呢,這顯然是對行業缺少了整體概念的想法。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能在此時讓業內看到農業市場啟動的影子,應該更有助于大家對預期利好的消化,從而能理性的看待后市。不論是供求還是出口,前者顯然要靠降產實現;出口就不得不提起印度招標,六月下旬的競標標價過低,流標可能性極大。據業內猜測招標可能會在本月中旬重啟,而國際貿易商相對看好中國貨源。以樂觀態度分析,新標價或將參照中國工廠內銷價。因此,后期尿素出口狀態也許只是“有量無價”的微利行為。
有助加速尿素行業降產
從當前國內尿素企業生產情況來看,接近80%的行業開工率所帶來的供求過剩問題是很難靠局部農業需求解決的。也就是說,一旦大家意識到內需無力救市,恐怕就會自找出路了,所謂“自救”無疑是限產保價。不過,從近期持續低迷的尿素行情始終未能刺激到廠家停車的這一情況分析,多半是因為低價煤為尿素企業帶去了更低的競爭成本,從而使其有信心撐到市場回暖。然而,如果此番被業內公認的夏季農業行情未能達到反彈預期,我想這些苦苦支撐至今的企業很可能在看到漲價上限之后重新決定“去留”。畢竟內需并不是解決供求的主要途徑,而上文已經討論過尿素出口暫時處于尷尬境地,況且已很難作為價格支撐。那么,業內是否應該更為理性的面對自救這一嚴峻問題了呢。
綜上所述,本月初的尿素反彈行情缺少支撐,難以持久,廠家提價動力不足,漲幅有限。更何況現價段尿素市場的根本矛盾未被解決,業內也會謹慎對待漲價。另外,受國內經濟大環境影響,尿素行情未來預期不佳。企業應該已經做好長期過冬的準備,聯儲聯銷有可能成為常態。若從農時判斷,尿素價格有望在七月中旬以后走穩,但由于供求矛盾尚未明朗,價格反彈的阻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