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主任張華榮介紹,本屆茶博會歷時4天,展覽面積3萬多平米,參展企業500多家,1300多個展位上不僅有綠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白茶、普洱茶及再加工茶,還有形式多樣的茶制品、飲具、煮具、輔具等各類茶具產品,參展企業和產品基本覆蓋了我國茶葉主產省(區、市)。本屆茶博會還將力量集中投入到實實在在為參展企業和客商服務上,全力搭建專業性、權威性的茶產業交流合作平臺,旨在發揮展會正能量,促進產銷對接,推動品牌建設,引領產業發展。
記者在現場看到,為加強產銷對接,組委會聯合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集中邀請了一批國內農產品批發市場采購商參會洽談,并舉辦了供需見面會及福州茉莉花茶、陜西名優茶葉、杭州市十大名茶暨優質紅茶、云南省茶產業、武夷山茶旅等系列推介活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凝聚茶產業發展正能量,加快培育一批茶葉品牌,組委會還組織我國茶葉生產、管理、研究等方面資深專家,依據經營品牌的經濟實力、質量體系建設、產地品牌管理、品牌發展規劃等要素,嚴格遴選推薦了25個優秀品牌和37個極具發展潛力品牌。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依托展會,對擁有一定生產規模、產地環境優良、產品質量安全穩定的茶葉生產基地進行了優質茶園認定。
在茶香四溢的展廳里,“喝豆漿”長大的鐵觀音一下映入記者眼簾,懷著新奇來到展臺前,看到好茶者紛至沓來,品茶洽談采購。據廈門杉品茶園有限公司總經理袁珊珊介紹,公司現擁有3000畝茶園,位于安溪縣的鳳凰山上,那里海拔高,云霧繚繞,沒有塵土污染,晝夜溫差大,病蟲害較少,是種植高品質鐵觀音的風水寶地。在優良的自然條件下,為了生產一片好葉、一壺好茶,在茶園里管理上,20多年來一直堅持“生態茶”、“放心茶”的理念,不噴灑農藥,用傳統人工除草保持土壤原結構,在施肥季節,采用優質黃豆打磨豆漿,加入進口菌肥,待混合發酵分解出植物蛋白,再按比例搭配豬糞、羊糞等,作為灌溉的專用肥料,不僅為茶樹提供了多種養分,改善了土壤的通風性、肥沃度,使茶葉品質至少提升了30%,還使其具有一種獨特的香韻。為避免茶青因運輸受到污染,最大程度縮短采茶、制茶時間,保證茶葉的新鮮度,公司也把茶廠建在了茶園里。
袁珊珊告訴記者,好茶是優越的自然條件下種出來的,好品牌是消費者品出來的。作為一個茶葉企業,就要用心、精心、講良心,讓消費者放心,自己才能安心。因此公司的每一季茶葉,都要送到省茶葉質檢中心檢測,只有獲得質檢證書,才推向市場。此次主動參加茶博會,就是要讓消費者知道什么是綠色無公害茶,喝到味道醇正、香韻持久、茶葉耐泡的優質鐵觀音。沒想到帶過來的茶第一天就被搶購一空,還簽了百萬訂單,現正我們緊急調貨呢。
據了解,本屆茶博會參展企業中不僅有國家級和省級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還有通過農產品質量認證的企業,這些企業通過建立全程質量管理體系、可追溯制度,實現了茶葉優質、生態、安全生產,推動了茶葉的組織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利用中國茶博會這個平臺,凝聚起茶產業各方面的正能量,中國茶一定會飄香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