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邑村是當地聞名的彝族村寨,森林覆蓋率高,氣候清涼,傳統民族文化保留較為完整,一直被周邊群眾視為旅游度假的好地方。然而,村里上百年的建筑雖具特色,卻年久失修、空間狹小,再加之村寨山高坡陡,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因素,難以滿足游客要求,村里的旅游業也難有大發展。
春節到了,勞作了一年的村民大都歇下來了,而在彌勒市西三鎮可邑村,大家仍在忙著修路和種樹。“這里要建成文化旅游小鎮,打造3A級景區,怎能閑下來呢。我們有使不完的勁,還有做不完的活。”指著山間新建起來的一溜新樓房,彝族婦女陳芙蓉說。
近兩年,隨著昆明通向河口高速公路及昆明連接蒙自鐵路線等交通干線的修通,給可邑村帶來了發展的機會,村里200多戶彝族群眾希望村里的建筑能夠在保留特色的基礎上提質改造,改善村內村外的民俗旅游文化環境,讓游客舒心地住下來。
去年,彌勒市將可邑村列為文化旅游小鎮來打造,請來交通、建筑領域的專家作規劃設計,籌措6000多萬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動員10余個部門掛鉤幫扶,并派出30多名工作隊員進村協調,推動相關建設項目。按照村民意愿,可邑村新開辟出幾片山地,修建了民族文化廣場,分別興建起一批2至3層的經營型和小康型民用住宅,并對村內207戶人家的土掌房進行整體提升改造,新修9條街道,全村700多人的夢想一天天走向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