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富源縣是全國魔芋產業重點縣和云南省最大的魔芋種植基地縣。近年來,富源縣依托“富源魔芋”品牌資源,扎根“土”,彰顯“特”,壯大“產”,一體推進種源研發、精深加工、產品開發、市場銷售,推動魔芋產業實現年產值11億元以上,占農業總產值的29.2%,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重要支撐。
近期,富源縣15萬畝魔芋開始播種,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整地播種的場景,魔芋種芋交易市場車流人流密集,正式迎來春季交易高峰。
以“土”為根
推動發展規模化
富源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在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形勢下,富源縣立足鄉土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壯大魔芋產業,努力構建規?;l展新格局。
富源縣是全國魔芋種植最適宜地區之一。依托獨特的生態資源和悠久的種植歷史,富源縣把魔芋產業確定為“一縣一業”支柱產業,提出了“百億級魔芋產業”的發展目標,推動魔芋產業規模發展、提檔升級。
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集中連片、規模種植,根據富源兩頭寬、中間窄的“葫蘆”狀地形,重點在“上半縣”規劃發展“富魔1號”種植帶、“下半縣”規劃發展新品種引進培育帶,細化兩年制壟作免耕、魔芋交互換帶等輪作換茬措施,有效破解魔芋種植輪作周期長、病害嚴重難題。建成全國最大的魔芋及產品交易中心,形成了“兩帶一中心”產業布局。
建立“一個產業、一套專班、一套扶持政策”工作機制,成立全省首家魔芋研究所開展基礎技術研究,榮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3項,配齊配強村級魔芋輔導員,投入各類資金3億余元,為魔芋產業發展提供了資金、技術、人才保障。
以“特”為魂
推動產品品牌化
富源縣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優品種、提品質、樹品牌,把好資源轉化為好品質,好品質升級為好品牌。
富源縣聯合云南農業大學等26家單位組成云南省魔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功選育“富魔1號”“金地1號”新品種,完成太空搭載育種項目,正在開展太空種芋培育。
目前,富源種芋占全國市場份額50%以上,富源魔芋交易市場成為全國種芋交易的“晴雨表”。
建成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富源縣魔芋栽培標準化示范區”,制定實施《富源魔芋綜合標準》,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富源魔芋”獲得有機食品及日本AFAS、歐盟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成為高品質魔芋的“代名詞”。
依托地理標志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兩張名片”,持續放大品牌效應,支持企業爭創農產品知名品牌,成功注冊70余個魔芋產品商標,擁有白金芋寶、麒麟牌魔芋膳食纖維等10余個自主品牌,“富源魔芋”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持續提升,成為當地特色農業發展中的“金招牌”。
以“產”為基
推動產業鏈條化
富源縣堅持把產業鏈建設作為核心和基礎,積極構建鏈條完備、銜接緊密、縱橫配套的全產業鏈,拓展魔芋產業增值增效空間,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
從種植端建鏈。富源縣在6個鄉鎮推廣優質魔芋種植萬畝連片,千畝連片基地30個,百畝連片基地118個,建成魔芋良種繁育基地5萬畝,帶動種植魔芋15萬畝以上,占全國的6.8%、全省的19.5%,穩坐全國魔芋大縣“頭把交椅”,成功入選2022年度云南省“一縣一業”特色縣。
從加工端補鏈。富源縣發揮精深加工業串聯一產、三產的紐帶作用和延伸拉動效應,高起點規劃建設集魔芋產品儲藏、加工、銷售、展覽為一體的“富源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培育魔芋加工企業80余家,建成精深加工生產線40余條,研發生產魔芋即食食品、魔芋素食、魔芋月餅等系列產品30余種,實現從賣“原料”向賣“產品”轉變,帶動發展魔芋營銷戶1036戶,從業人員3160人。
從市場端延鏈。富源縣依托專業化交易中心,每年吸引國內外客商3萬余人次,交易子芋1萬余噸、商品芋5萬余噸。依托云商樂選直播基地,建立“產業帶直播+短視頻帶貨”新模式,拓寬魔芋產品銷售渠道。提升產業市場外向度,推動魔芋產品遠銷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國家,走向更廣闊市場。目前,富源魔芋交易量占全國魔芋交易市場的10%以上。
從文創端強鏈。富源縣充分挖掘“富源魔芋”品牌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規劃建設魔芋特色小鎮、魔芋產品一條街,推廣“魔芋宴”“魔芋全席”等特色菜品,開展“科技·魔芋”有獎征文、“高原印象·畫說魔芋”美術作品展系列活動,推動魔芋產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由“賣產品”向“賣體驗”“賣文化”轉變。
以“民”為本
推動利益普惠化
富源縣積極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建立聯結機制,把魔芋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充分留在縣內,把就業崗位更多留給農民,實現發展成果普惠共享。
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密切利益聯結。由企業承接訂單,實行統一種植、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收購。由合作社與農戶簽訂保價收購協議,免費開展種植技術培訓,保證農戶種植的魔芋有市場、有銷路、有價格,形成企業、合作社、農戶“三方共贏”的局面。
強化龍頭企業輻射帶動效應,建成國家標準魔芋園1個,培育各級龍頭企業9個、家庭農場22家、魔芋專業合作社108個,帶動全縣34431戶12.82萬人從事魔芋相關產業,“小魔芋”正成長為農民群眾共同的“致富樹”。
通過土地流轉、就近務工、訂單式生產等方式,促進農戶在魔芋產業鏈上多重獲益,實現戶均增收3萬余元。
隨著全產業鏈發展步伐加快,富源魔芋已展示出不凡的增收“魔力”,實現了從鄉村“土疙瘩”到致富“金疙瘩”的華麗蛻變。(何秀 李孟澤)
來源:曲靖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