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并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質量管理是綠色食品生產的重要一環。只有堅持一手抓產品開發,一手抓質量管理,通過大力推進制度創新,不斷完善“從土地到餐桌”的質量管理機制,才能不斷促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本文結合實踐中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制度建設及其他工作的經驗,就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的有關問題談一些看法。
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的基本內容
從現階段綠色食品標準化基地管理的實踐看,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三個層面:
基礎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準入管理制度。設立準入制度的意義在于設置了基地創建的門檻,從源頭上提高了基地建設的水平。生產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生產管理體系,責任到人,管理到戶,自上而下形成生產管理體系。投入品管理制度。制定農業投入品管理辦法,以政府文件下發并有效實施;建立農業投入品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許使用、禁用或限用的農業投入品目錄,建立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制度。
驗收管理制度。重點是把握以下幾點:審核基地是否具備驗收條件、明確驗收依據、嚴格驗收程序以及堅持驗收標準。
基地監督管理制度。制定并實施監管辦法。出臺《標準化生產基地監督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確監管內容,重點加強對基地環境、生產過程、投入品使用、產品質量、市場及農戶生產檔案等進行監督和檢查。認真開展監督檢查。
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的主要特征
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體系貫穿綠色食品發展的始終,并直接影響和促進綠色食品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涉及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全過程和各個層面,且銜接緊密、相互配套,構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制度體系,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
質量管理制度的全程性。從綠色食品產業鏈條看,質量管理制度是一個由多環節構成的制度體系,包括生產基地質量管理、產品加工質量管理和生產銷售質量管理等方面。此外,每個環節還包含多個管理層次?;厣a前階段,主要有環境評價、環境檢測等制度?;厣a過程階段,主要有生產管理、投入品管理等制度。
質量管理制度的多層次性。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是一個體系,其具有多樣性和多層次性的特征,并從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制訂層面延伸到基地農戶、生產企業和市場銷售的管理層面,再由制度執行效果層面延伸到綠色食品生產和經營的各個層面。以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質量管理制度為例:從制度制定層面看,有組織管理制度、驗收制度、監督管理制度;從制度執行效果層面看,主要有產業化經營管理制度等。這三個層次的制度并非截然分開,有些制度是相互交叉的。制度體系這一多層次特征比較符合綠色食品質量管理的實際,消除了制度執行的盲點和薄弱面,這也是綠色食品質量水平不斷提升的一個關鍵要素。
質量管理制度的可操作。從調查情況來看,方便操作是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體系的另一個顯著特征,這個特征符合農村生產實際,符合一家一戶的生產經營體制。如何通過制度指導和規范農戶的生產過程,是各級政府和管理部門必須充分考慮的問題。對整個綠色食品質量管理而言,制度體系對綠色食品發展和管理更為重要。
完善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的實踐路徑
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重在實施和落實。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著眼于長效機制建設,筆者認為,建立成熟的質量管理制度組織與實施模式,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充分發揮政府在制度實施中的主導作用。各地普遍成立農業及綠色食品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由政府分管農業的領導牽頭,負責綠色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的組織和落實。
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在制度實施中的骨干作用。針對綠色食品產業鏈條長、經營分散等現實問題,各地應采取部門聯動、分段落實、合力管理的辦法,確保制度落實的成效。政府各有關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具體表現為職能部門充分履行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工作。對綠色食品產品及投入品質量安全狀況定期開展檢查,防止不合格的產品進入市場。
充分發揮農戶在制度實施中的主體作用。針對現階段農戶分散經營的實際,各地應注意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充分調動農戶參與維護綠色食品質量安全的積極性,實現由“管理我”到“我監管”的轉變。重點是在全面推行統一品種、統一投入品、統一栽培方法、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的生產模式的同時,建立健全以確?!叭贰辟|量安全為核心的農戶聯保責任制度。
充分發揮質量檢測部門的配合作用。質量檢測是落實綠色食品質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要圍繞擴大綠色食品產品檢測覆蓋面,投入財政資金,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增強檢測機構實力,逐步形成以國家級檢測檢驗機構為主,以地方為輔的網絡化監測檢驗體系,增加各地國家級環境、產品檢測檢驗機構和省級環境、產品檢驗檢測機構的數量。在市(地)級以上的檢測機構設立色譜實驗室,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使之具備檢測農產品中的農藥等質量安全指標的能力,以承擔糧油、乳制品等產品的檢測任務。